k1体育山东华森的质量观今年3月份以来,围绕中国混凝土行业的高峰论坛密集召开。其中的一个共同的主要议题是,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现状双重影响,混凝土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突围?
有人曾把近20年来日新月异的中国比喻成一个“大工地”。大工地的建设离不开钢筋水泥,当然也离不开混凝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混凝土行业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企业数量增长飞快。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是单体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其次,混凝土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大中城市产能过剩严重,利润低,回款差;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发展较快,利润较高,但仍然面临因回款率低而导致的现金流问题。
此外,由于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秩序混乱,再加上原材料、开发商等上、下游的强势,很多企业以低价格、高垫资来获取订单,且往往靠牺牲质量来控制成本,从而导致行业利润低、应收账款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另一方面,按国家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要求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为基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k1体育,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意味着,接下来的5年内,国家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准入门槛,强化资质管理,提高质量和环保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混凝土产能集中度将大幅提高,注重质量效益成为必然趋势。即从分散化向集团化发展,从重数量向重品牌发展。”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齐新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山东历来是混凝土生产大省,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份,山东商品混凝土产量达3371万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而华森混凝土公司又是山东规模最大的混凝土企业,混凝土产量多年位居山东同行业首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华森堪称混凝土行业的样本。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隶属山东华艺集团公司的华森诞生于2002年,“起步晚但起点高”,仅仅四年之后即跃居山东同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并一直保持至今。7月16日,华森常务副总齐新贞更是对记者豪言,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目标直指“全国三强”。
华森的底气来自哪里?连续9年跨越发展的华森又有着怎样的“非常道”?
山东目前约有混凝土企业300多家,其中仅济南就有50多家。在激烈的竞争中,华森能脱颖而出,还得益于其精准的差异化战略。所谓柔性生产,即直面客户,直面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作出即时的调整。同时,通过不断改造生产流程,实现流程减少、成本降低、质量提高的目的,提升市场竞争力。“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必须能适应市场的节奏。我们要求,按照不同站点、不同季节、不同工程项目的差异化需求量身订做、无缝对接。”齐新贞说。
不过,“适应”更多地是一种被动的姿态,“把控”才能占据主动,勇立潮头。华森由此很早就选择了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除控制上游砂石骨料资源外,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预购件也成为其发展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伴随国家楼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力度加大、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砂石资源缺口巨大、利润空间日趋狭小等多重因素,压力重重的混凝土行业出现过质量波动、低价竞争、阴阳配比等现象。“但华森始终在发挥自身的产业链优势,一方面通过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杜绝出现效益洼地,另一方面也积极支撑行业质量、行业价格、行业秩序。”齐新贞说。
2008年,华森完成了山东省混凝土业界最抢眼的一个大动作——投资500多万引进了德国的“立式搅拌”设备。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的是,用于高层建筑的高端混凝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山东仅此一例,全国也为数不多。有专家评价,“华森以此牢牢占据了山东混凝土行业的制高点。”
“山东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我们当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高端市场,潜力巨大。”齐新贞说,而此项换来的回报是,“立式搅拌”混凝土的产值已占到公司总产值的三成。
商品混凝土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它是一种半成品,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更特殊之处还在于,在供方交货后,还需要使用方继续尽一定的质量义务,才能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也就是说,混凝土的质量是“供需双方共同的责任”。
“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口号,‘质量就是服务’。”华森常务副总齐新贞说,混凝土产品具有本身不能储存、运输半径短、保供要求及时等特点,使它区别于水泥、钢材等建材产品和单纯的建筑施工行业,而更像一个服务行业。
在华森,每一批混凝土产品出厂之前,都会每100方取样检验,运到施工现场,还需当场交货检验。为了服务好客户,每个工地开盘,华森都会派出质量人员现场调度、现场服务,“混凝土产品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以夏季为例,我们要求从搅拌站到工地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齐新贞说,“多年来,所有司机、生产调度、管理人员,我们都配备了对讲机,保证沟通的畅通,把突发情况尽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质量巡查车”是华森的一大特色。这些车辆都装有GPS系统,专门在工地之间进行质量巡查,发现问题就地处理,就地解决。“保证不压车、不断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齐新贞介绍。而华森的每个搅拌站,都配有这样的巡查车二到三辆。
事实上,在出厂前,华森对产品的质量更为严苛。“根据施工方的要求,我们的出场合格率是100%。”齐新贞说,“这得益于我们科学的质量管理与制度设计。”
记者了解到,华森对混凝土质量管理、评价有专门的《细则》。
齐新贞告诉记者,按照华森的质量管理规划,将进一步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和混凝土质量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事前预测、事中管控和事后追踪,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积累,华森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还是看看这些大名鼎鼎的工程吧:胶济客运专线工程k1体育,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工程,济南领秀城,中润世纪城,济南西客站片区改造工程,济南燕山立交桥,山师大外国专家留学生楼……华森为这些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生产供应2000余万立方混凝土。与此同时,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来: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2010年度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
“什么是品牌?客户品着说好,别人品着说好,才是真品牌。”齐新贞这样阐释华森独特的品牌观。
品牌和荣誉背后的坚实支撑是华森诚信的理念、创新的科技与忠诚的人才队伍。“有质量才有形象,有信誉才有市场,”齐新贞说,“这是我们的经营理念,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记者了解到,华森多年来一直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现拥有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60余名,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5人。并先后与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任技术顾问k1体育。
近年来,华森参编住建部国家行业标准两项,参编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一项,荣获住建部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各一项。
2010年底,已有丰厚品牌积淀的华森和“三一重工”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次订单就高达2亿元。“是时候,加快深耕全国市场了。”齐新贞说,华森领导层下定决心进一步把品牌做大做强。
实际上,此前,按照战略部署,华森已在海南等地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合作形式布局。“公司的扩张、品牌的传播有时像犁地,犁的越多,犁就越亮、越锋利。”齐新贞说。